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中的“独特性维度”是衡量党建工作亮点“辨识度”的标尺,其本质是通过挖掘党建工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特质,形成区别于同类实践的核心竞争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独特性维度回答的是:“党建工作亮点凭什么独一无二?”“它的特色从何而来?”呈现的是“专属性”“排他性”特征。从这两个核心特征入手,红帆动力与您一同探讨如何找对“独家密码”,让党建亮点“自带辨识度”。
一、专属性:刻在基因里的“独家印记”
专属性是党建亮点与组织“同根同源”的独特印记,源于一段特殊的历史、一个不可复制的使命,或一份刻进血脉的责任。这类亮点像“胎记”一样,从组织诞生起就埋下的“基因密码”,与组织的成长轨迹深度绑定,历经时间沉淀后自然生长出的特色。
比如,一家有色金属国企,堪称“专属性”的典型样本。该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曾为新中国偿还外债和“两弹一星”成功研制做出重要贡献,并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曾因保密需求长期以代号运营。这些“隐藏在代号背后的故事”,就是企业党建的“专属性密码”。该企业将这段历史融入党建品牌建设,推进“两个覆盖”:集团所属车间、井下、海拔4000多米的矿山及野外项目部全部建立党组织;推动党建力量下沉,党委班子成员带头,148名中层干部与156个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和287名普通党员建立联系,工作重心持续下移;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100个标准化党支部、60个品牌支部、10个示范支部和4个党建文化示范基地创建为抓手,全面夯实基层组织,打造党建工作亮点;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项目攻关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忠诚担当”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技术攻关、降本增效的实际行动。将企业的重点难点作为党建工作重点,使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这些亮点因深深植根于企业的“成长史”,成为其他企业无法复制的“独家记忆”。
二、排他性:长在沃土里的“天然优势”
排他性是党建亮点依托地理、环境、资源等“天然条件”形成的独特优势,表现为地理环境独特、资源禀赋稀缺、行业场景特殊等。就像“高原的雪莲花”——离开特定的海拔、气候,便难以生长。
比如,某地处高原党支部,因地处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区”,党建工作必须直面“缺氧不缺精神”的挑战,他们创新推出“云端党小组”:党员轮流驻守高原,通过卫星网络与后方支部联动,开展“风雪中的党课”“云端技术攻关”;同时设立“高原党员责任区”,将设备维护、物资保障等任务与党员考核挂钩。这种党建模式,因紧扣“高海拔、低含氧”的特殊环境,成为低海拔平原地区基层党组织无法直接复制的“高原样本”。
党建亮点的独特性,从来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标签”,而是从组织的“基因里”“土壤里”自然生长出的特色。专属性,让亮点有了“历史的厚度”;排他性,让亮点有了“地域的温度”。当党建亮点深深扎根于组织的历史脉络,融入党员的日常实践,回应群众的真实需求,它便不再是一个“标签”,而是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