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性维度是党建工作亮点的验证环节,是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红帆动力此前已发布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系列文章,涵盖综述、创新性、持续性维度。应党建人催更,今日聚焦“成效性维度”,以“效果好、效果持续、进步明显”三大标尺,衡量党建“真功夫”,验证党建“真实效”。

        一、效果好:立竿见影,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效果好”是成效性亮点的基础,也是最直观的体现。党建工作精准嵌入业务场景后,解决了痛点问题、提升了关键指标、满足了群众需求,成果立竿见影、可感可知。

如某能源企业推行“五抓五促”党管安全的典型案例,实施以“党建+安全生产”为载体的党业融合举措,将党员责任区覆盖90%的生产环节,熟练运用海因里希法则,党员带头排查隐患、优化操作流程。一年后,不安全因素同比下降75%,安全生产指标创新高。这就是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后,产生的直接、积极、可感知的正面影响,最鲜活的“效果好”案例。

二、效果持续:机制护航,成果“不褪色、不断档”

“效果持续”是成效性亮点的关键。成效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通过制度固化、机制协同,形成长效动能,避免“一阵风”。

比如某银行的“党建+普惠金融”项目案例,连续5年保持小微贷款增速超20%、不良率低于行业平均1.5个百分点。其秘诀在于将“党员联系企业”“金融服务下沉”等经验提炼为《普惠金融服务标准手册》,并将服务质效与支部考核、党员评优直接挂钩。即使经历3次管理层调整,这套机制依然稳定运行,成果持续释放。效果持续不因短期活动而兴,也不因人员变动而衰,靠的是制度“硬约束”和机制“软支撑”。

三、进步明显:对标提升,成果“有增量、有势头”



“进步明显”是成效性亮点的增量价值。即使当前不是行业顶尖,但若相对于自身历史或同类单位,进步幅度大、发展势头好,或者自身习以为常的党建工作模式,在他人看来,却有着深刻的经验借鉴和显著特色,同样能成为党建亮点。

如某国企长期处在“中不溜秋”位置的基层党支部,过去3年,通过“支部强基”“党员登高”计划和“党员骨干化、骨干党员化”双向培养,党员业务考核优秀率从40%提升至85%;支部在系统内的排名从倒数第5跃升至前10;更关键的是,年轻党员快速成长,创新项目数量年均增长25%。这些数据背后,是“从跟跑到追赶”的扎实脚印,也是“未来可期”的发展潜力。

结语:挖掘成效性亮点时,不妨先放下“我认为最强”的先入为主,多角度罗列数据、案例、变化,再对照“三个标尺”筛选——或许你眼中“普通”的进步,正是他人眼中“耀眼”的亮点;你忽略的“小变化”,可能藏着党建引领发展的“大价值”。




自媒体矩阵

400-071-1921

全国免费热线

企业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