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维度是党建工作亮点保持“生命力”的核心支撑,其本质是通过长效化机制设计、资源保障体系构建、动态调适能力培育,让党建工作亮点从“昙花现”成长为“常青树”。
红帆动力前期已发布《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综述)》《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之创新性维度》两篇公众号文章。本文聚焦“持续性维度”,结合多个标杆案例,从“坚持在做、持续时间长、薪火相传、持续宣传、持续重视”五个角度,拆解党建亮点“常青”的底层逻辑。
一、坚持在做:从“日常坚守”到“动态升级”,让亮点“有韧性”
持续性亮点的第一个密码,是“坚持在做”——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日常执行+灵活升级”的长期工程。
以某公司“水务讲堂”为例,该集团“水务讲堂”品牌,最初是“人人上讲台、人人讲知识”的内部交流平台(内容涵盖党建、业务、生活等多领域),可以通过“三个升级”让品牌焕发新活力。
一是讲堂内容细分升级。将原讲堂拆分为“红色讲堂”(党建理论)、“蓝色讲堂”(水务专业)、“绿色讲堂”(节水科普)等子品牌,精准匹配不同群体需求;
二是讲授渠道延伸升级。打通线上线下,开发“水务讲堂”小程序,同步直播线下课程,覆盖更多的党员群众;
三是讲堂内外联动升级。从“对内交流”走向“对外传播”,开展“水务讲堂进校园”“进园区”“进社区”活动,结合世界水日等节点普及节水知识。
这种“坚持+升级”的模式,让“水务讲堂”从“内部小课堂”成长为“社会大平台”,成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活样本”。
二、持续时间长:从“探索实践”到“考核护航”,让亮点“有保障”
持续性亮点的第二个密码,是“持续时间长”。历经长时间检验,用考核机制护航。
一方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操作说明书”,形成各组织层级、党员个体的行动习惯;
另一方面,构建党建与业务“双轨考核体系”,倒逼有用有效有实绩的党建创新项目、党建工作亮点。
如某市制定《党建责任制考核30条》,将党建KPI与业务KPI权重各设50%,并引入“群众满意度”否决项,考核倒逼推出“公交微循环”项目,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群众满意度跃升至92%。
三、薪火相传:从“经验复制”到“文化浸润”,让亮点“有基因”
持续性亮点的第三个密码,是“薪火相传”。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人,不仅复制经验,更将亮点融入组织文化,形成“内生动力”。
如某国字号央企的“党员责任区”制度就是典型。自2008年起,该企业将生产车间划分为32个党员责任区,由党员带头攻坚技术难题、保障生产安全。17年来,无论管理层如何更迭,“责任区”始终是基层党建的“标配”,已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团队协作文化”,将“党员是旗帜”具化为“党员即标杆”,形成“一代传一代”的党建文化基因传承链,成为企业“最老却最鲜活”的党建品牌。
四、持续宣传:从“内部发声”到“品牌破圈”,让亮点“有影响”
持续性亮点的第四个密码,是“持续宣传”。突出宣传频次较高、底蕴厚重的经验亮点,用“故事化传播”放大价值,让亮点从“内部认可”走向“社会认同”。
如某汽车品牌“安行”连续5年聚焦“安全”主题高频宣传,每年发布权威碰撞测试视频、联合中保研推出“安全性能白皮书”,尽管其智能驾驶或加速性能非行业顶尖,但持续宣传让“安全”深深烙印在公众认知中。
最新调研显示,85%的消费者提及“安行”时,第一联想词是“安全”,“安全”从产品特性升级为品牌最显著的亮点标签。
五、持续重视:从“顶层设计”到“资源护航”,让亮点“有底气”
持续性亮点的第五个密码,是“持续重视”。重视不是口号,而是从战略到资源的“硬核支撑”,党建工作亮点若想“站得稳”,先得“扎深根”。
许多亮点之所以“短命”,往往输在重形式轻制度上,把“制度固化”当成“先手棋”,以制度之“根”筑基创新底气。
如某国字号央企,一方面,建立完善“大党建”工作格局,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形成目标统一、责任穿透、机制协同的党建体系;另一方面,真金白银投入智慧党建平台、创建党建品牌,赋能护航党建工作创新。
总之,党建工作亮点的“持续性”,在于“坚持在做”的日常坚守,“持续时间长”的历史沉淀;“薪火相传”的文化浸润,“持续宣传”的价值传播,“持续重视”的顶层护航。唯有五向发力,方能将“创新火花”淬炼为“燎原之火”,为党建工作持续创新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