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创新,是指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组织活力提升、服务效能优化的系统性晋级。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党建模式的局限性,遵循数字化、融合化、品牌化的趋势,推动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的组织功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红帆动力在《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综述)》一文中,简单介绍创新性维度、持续性维度、成效性维度、独特性维度、认可性维度“五维模型”党建工作亮点挖掘的基本路径方法。应关注公众号朋友催更,红帆动力从探寻实践首创、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六大路径,与您一起深度探讨如何从创新性维度挖掘党建工作亮点,助力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跃升。


一、实践上先行:破题新场景“率先动作”

实践先行是在党建工作中探索并落地实施的新动作、新做法和党建与业务交叉的新领域,并在实践中验证可行的实践路径,强调“从无到有”的突破性,解决传统模式无法应对的新问题。例如,在产业链、楼宇、新业态中设立功能型党组织,或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产业振兴。

亮点挖掘路径:(1)锁定“空白”,聚焦产业链、楼宇、网约车司机等传统党建覆盖薄弱环节;(2)试点验证,选择1~2个典型场景(如物流园区、直播基地)设立功能型党支部;(3)总结经验,总结“组织成立—活动开展—作用发挥”全流程,提炼形成可复制方法论。


二、理念上创新:思想引领的“范式跃迁”

理念创新是为突破“为党建而党建”的思维,将党的理论与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提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理念、新方法,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引领”。例如,将“学用结合”从口号变为机制,通过“理论—实践”转化机制推动学习成果落地,让理论成果直接转化为发展动能。

亮点挖掘路径:(1)找准“转化点”,结合企业战略、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明确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方向;(2)设计“闭环链”,建立“学习—调研—决策—反馈”机制,确保理论落地可追踪;(3)量化“成效值”:以政策文件出台数、项目落地率等指标评估转化效果。


三、模式上创新:运行机制的“重构升级”

模式创新指通过优化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打破传统党建层级壁垒,重构组织形态与责任体系,提升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与可持续性,形成“高效协同、穿透执行”的新范式。例如,建立“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架构,缩小管理半径。

亮点挖掘路径:(1)诊断“痛点”,通过基层调研梳理“责任虚化”“响应滞后”等问题;(2)重置“架构”,按产业、地域动态调整党组织设置(如产业链党支部、楼宇联合支部);(3)强化“考核”,将党组织覆盖率、协作项目数纳入硬性指标。


四、技术上创新:数字赋能的“精准突破”

技术创新指运用大数据、AI、VR等技术手段,提升党建工作的精准性与互动性,提升工作效率与参与度,解决传统党建“覆盖难、精准差、反馈慢”问题。例如,流动党员“云管理”、理论学习“数字画像”等。

亮点挖掘路径:(1)识别“技术适配点”,针对学习资源匹配难(用AI)、流动党员管理难(用云端)等场景选择技术;(2)开发“定制工具”,联合科技企业开发集成学习、测试、反馈功能的数字化平台;(3)验证“实效”,以学习时长、参与率、问题解决速度等指标评估技术价值。


五、形式上创新:活动呈现的“体验升级”

形式创新指通过融合地域文化、新媒体技术,革新党建活动的呈现方式,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增强党员群众的参与感与共鸣度。例如,将川剧、剪纸等文化元素融入党建活动,或通过红色剧本杀、党建文创DIY提升群众参与度。

亮点挖掘路径:(1)洞察“兴趣点”,通过问卷、大数据分析党员群众偏好;(2)设计“高互动”,结合地域文化(如川剧、剪纸),设计低门槛、高互动活动;(3)扩大“传播面”,通过短视频平台、社区公告等多渠道推广。


六、载体上创新:功能平台的“跨界融合”

载体创新指构建特色平台或品牌,拓展党建阵地,打造兼具党建引领与业务支撑功能的新型平台,解决“覆盖有限”问题。例如,“党员帮帮码”“红色驿站”等。

亮点挖掘路径:(1)找准“需求结合点”,聚焦工作“急难险重”、群众“急难愁盼”等设计载体;(2)整合“资源网”,链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形成服务矩阵;(3)建立“长效机制”,配套积分奖励、定期评估等制度保障持续运行。

总之,党建工作创新性亮点的挖掘,需紧扣“问题导向—技术赋能—成效验证”主线,从实践、理念、模式、技术、形式、载体六维发力,让创新真正成为激活“红色引擎”的关键密码。

自媒体矩阵

400-071-1921

全国免费热线

企业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