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是创建党建品牌的重要步骤之一。在日常党建工作中,党组织或组织领导也会经常性要求对一段时期党建工作进行全面深入总结,挖掘亮点特色、提炼经验成果。那么,什么是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什么样的党建工作亮点?挖掘党建工作亮点的路径方法又是什么? 应各位党建人想详细了解如何挖掘党建工作亮点的请求,红帆动力将为您推送挖掘党建工作亮点之创新性、持续性、成效性、独特性、认可性“五维模型”的系列公众号文章,敬请关注。 今天先发布文章: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综述) 01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 党建工作亮点。 党建工作亮点是指党建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创新、增效、示范功能的成果或经验模式,其本质在于通过系统性、多维度的创新实践,破解传统党建痛点,实现党建效能提升,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经验,最终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服务发展战略,赋能价值创造。 党建工作亮点蕴含政治引领、机制创新、成效显著、群众认同度高、便于示范推广等特点,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传统工作模式创新突破、促进关键任务目标实现、群众满意度普遍提升和经验成果的可复制可推广。党建工作亮点体现的价值和意义是聚焦中心任务,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改革发展痛点展开,以创新为驱动,突破传统工作惯性,形成可复制的方法论;以赋能为目标,通过党建与主责主业融合互促、双向赋能,推动“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02 接着,我们再探讨宜从哪些方面 挖掘党建工作亮点。 党建工作亮点在内容上涵盖了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大方面。红帆动力依据众多党建品牌创建案例,认为宜从基层党建工作十大类别的具体工作载体或抓手挖掘党建工作亮点。 (1)理论武装创新类,紧扣思想引领,用活“新场景”,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2)组织形态创新类,打破业务链、跨部门、覆盖难等壁垒,延伸“新触角”,重构组织架构,提升组织力; (3)制度机制创新类,打破惯性思维,构建“强规范”,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精细管理等方式,建立权责明晰、运行高效的党建机制体系,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党建效能; (4)教育管理创新类,激活先锋力量,用好“数字化”,运用数字化教育管理手段,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强化队伍素质和先锋模范作用; (5)活动载体创新类,融合多元载体,增强“感染力”,开发多样化活动形式,如“红色驿站”服务点、“党员爱心驿站”便民品牌,结合新媒体开展线上互动; (6)基层治理创新类,创新治理模式,织密“共治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增强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 (7)党业融合互促类,瞄准发展痛点,打造“红引擎”,将党建工作嵌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核心领域,形成“党建+”模式,推动中心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8)服务民生实践类,直击急难愁盼,做实“小切口”,聚焦群众需求,以党建推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影响力; (9)文化品牌共建类,以文化人聚力,打好“文化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党组织的文化凝聚力,打造差异化党建文化品牌矩阵; (10)长效制度保障类,固化制度机制,形成“常态化”。通过制度固化创新成果,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 03 重点,掌握挖掘党建工作亮点 路径方法——“五维模型”。 梳理分析党建工作亮点十大类别,我们可得出挖掘党建工作亮点“五维”路径方法。 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 基于“五维模型”挖掘党建工作亮点的基本路径方法: (1)创新性维度,聚焦党建工作理念、方法、技术等创新突破,解决传统痛点,从“有没有”到“优不优”; (2)持续性维度,通过制度化和资源保障实现长效运行,从“一阵风”到“长效化”; (3)成效性维度,以量化指标与社会价值双验证,从“看材料”到“看数据”; (4)独特性维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形成不可替代的工作模式、品牌标识,从“大众化”到“定制款”; (5)认可性维度,通过多价值维度的综合评价,验证党建工作亮点成果影响力,从“一家之言”到“多方点赞”。 总之,党建工作亮点挖掘“五维模型”,既是党建品牌创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新时代党建科学化、品牌化、效能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创新性破局、持续性蓄能、成效性验证、独特性立身、认可性扩圈,可系统性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